您当前的位置:聚焦 >  >> 正文
要闻:农业新职业|“我妈在合作社给蓝莓‘接生’”

时间:2023-06-02 21:49:54    来源:农村大众

每天上午9点,界沟村村民李修凤都会准时骑着电动车来到家门口的界沟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这里,她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当别的农民穿上工装下地干活时,她却熟练地穿上白大褂直奔办公室二楼,在这里有两间是她的“工作车间”,一间是继代室,另外一间则是无菌组培室。


(资料图)

李修凤(中)和同事在组培室查看蓝莓苗生长情况。

今年54岁的李修凤是一名蓝莓育苗师。“俺这个工作,通俗就是给蓝莓进行‘复制粘贴’,在无菌环境下,从蓝莓苗上分离出一小块组织,然后放在人工控制的环境里培养成为一棵完整的植株的过程。”成为蓝莓育苗师第7个年头,李修凤每天跟酒精灯、试管、紫外线灯打交道,家里两个儿子跟旁人一说起她的工作,常常笑着打趣道:“我妈在合作社给蓝莓‘接生’。”

不过她的两个儿子不知道的是,高中没毕业的李修凤,已经培养了四个育苗师,她们都是附近村的村民。

合作社里的重点培养对象

5月27日上午10时许,在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界沟村界沟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无菌组培室,李修凤像往常一样忙碌着。她仔细查看一瓶瓶蓝莓组培苗生长情况,并详细指导技术助手对蓝莓苔藓苗进行生长期记录。

在合作社无菌组培室内,记者看到,一排排培养瓶整整齐齐摆满了架子,每一个透明的培养瓶中都有几十株通过组织培养方式培育的蓝莓幼苗。这一株株几厘米高的小苗通过扦插生根再装钵培养成成品苗,就可以种植到温室、露地及塑料大棚里,实现了优质种苗的工厂化繁育。

蓝莓育苗师。

“我们看到的这个苗就叫组培苗,下面这一层叫培养基,小苗生长所需要的激素、营养、水分都从这里边获取。”李修凤拿起一个组培苗,跟记者介绍说,“我们为什么要给它装在瓶里?就是给它提供一个恒温、恒湿和无菌的环境,所以小苗在这里边长得就非常健壮。”

植物组培这项技术在国内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可李修凤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还是在7年前。

瓶中的蓝莓苗。

那一年,界沟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褚衍爽吃了一个大亏。从北方引进的蓝莓扦插苗由于不抗冻,水土适应能力不强,精心管理三年,眼看到了盛果期,竟然“只长个不结果”。

每株12元的“天价”蓝莓种苗白白浪费了不说,还要承担时间成本。褚衍爽审慎思考着:“想要降低成本,就自己组建无菌组培室,培育抗病能力强,产量稳定的蓝莓苗。”

李修凤仔细查看一瓶瓶蓝莓组培苗生产情况。

2016年,界沟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70多万元,在种植基地二楼建设了无菌组培实验室。实验室有了,育苗师从哪里找呢?褚衍爽跑高校,联系企业,可别人一听是合作社自己搞的,根本没兴趣。

“蓝莓是季节性强的小众水果,研究它的人很少,从全国看,除了科研院所和一小部分有实力企业开展优质种苗繁育技术外,合作社自己搞组培实验室的几乎没有,根本招不到人。”“庙小求神难”,褚衍爽把目光放在了自家社员身上,动手能力强,喜欢新事物的李修凤便成了合作社重点培养对象。

“这些苗像我的孩子一样”

“赶鸭子上架”,零基础的李修凤先从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开始学,这一步的关键是从蓝莓苗上成功取下外植体。

“只有取初生幼嫩的材料,并且这些材料在移入培养基时都必须保持鲜嫩状态,否则组培将会失败。”李修凤说,蓝莓育苗是个胆大心细的活儿,过去几年,记不清的失败和经验统统被她记录到本子上。一沓沓厚厚的蓝莓苗组培失败档案指引着她迈向成功的方向。

把蓝莓外植体放入无菌瓶中。

“组培室里长得不好的蓝莓苗就是提醒我们哪里出现了失误。”李修凤告诉记者,她习惯一边观察种苗生长,一边做记录,“当初我们就是从一瓶苗开始做起,不断地试错,不断地改进。你看,这瓶苗叶子黄,说明培养基选择和培养基PH值出了问题。”

李修凤把种苗生产比喻成婴儿,“因为它从外植体到成苗,这个过程有很多细节,稍有一个环节不谨慎,就全军覆没。”

李修凤和她的伙伴们用了五年时间,才基本掌握了包括基本操作流程、基质配方、营养配方在内的成熟蓝莓苗组培技术。

合作社全自动化蓝莓种植基地。

“现在合作社包括我在内有5位育苗师,高峰期一天能转接蓝莓继代瓶200瓶、4000株苗左右,生根率达到了95%以上。”说起自己趟出的路子,李修凤很有成就感:“这些苗像我的孩子一样,它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它们。”

育苗七年苦乐参半,在振兴种业的当下,李修凤认为,种苗是要摸着良心去做的,因为关系到农户一年或几年的收入。她说,工作上的最大成就感就是农户发自内心的一句简单赞美:“你的蓝莓苗真的很好。”

界沟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褚衍爽。

对于下一步合作社的发展方向,褚衍爽希望在李修凤带动下培养更多育苗师,繁育出更多的高品质蓝莓苗,打造山东最大的蓝莓育苗基地,“育苗师是合作社核心人才,现在合作社每年可培育100万余株蓝莓种苗,每棵苗的价格在1.5元左右,我们希望两年后把育苗量翻一番。”褚衍爽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张超 通讯员 张生 耿建存 丁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