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端午节到了,暑假也不远了。未成年人在假期是否可以实现“游戏自由”呢?不是的。近日,腾讯等公司陆续发布端午假期未成年人游戏限玩通知,未成年人只可以在6月22日至24日期间的每晚20点—21点之间登录体验游戏。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830新规”),提出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充值消费额度等5项要求。
部分游戏厂商也主动加码技术限制措施,以腾讯游戏为例,除了接入国家统一的实名验证系统,对实名为未成年人的账号严格“限时、限玩、限充”,也主动采取比行业、规定更严格的身份识别办法,针对未成年人冒用家长等成年人身份信息绕过限制问题,率先将人脸识别策略应用于游戏防沉迷工作,通过AI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针对用户游戏内行为特征进行判定,“抓”出冒用家长等成年人身份的账号,在实名之后再次进行人脸验证,并接入公安权威平台进行数据比对,拒绝或未通过验证的用户将被纳入未成年人防沉迷监管。
从行业数据来看,在“830新规”的指引下,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得到了进一步解决。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的《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超75%的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3小时以内,未成年人注册用户占比及充值占比均大幅下降。
报告中也提到,现存未成年游戏用户的家长中,超过86%的家长对新规的执行效果表示满意。
“除了封堵,我们怎样才能告诉青少年去做正确的事情?”这是腾讯游戏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负责人郑磊一直思考的问题,“家长和孩子会问我们一些更深刻的问题,比如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问题或者关于互联网的话题。”
为了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新模式、新经验,“智体双百”公益计划应运而生。该计划面向城乡孩子提供100间“未来教室”和100个“未来运动场”,为城乡学校提供科教和体育两方面的支持,让孩子们体验前沿科技的魅力,在快乐运动中提升体育素质。
以“未来教室”为例,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36间未来教室在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地,开设超过4830节科技课,通过开源硬件、3D打印等前沿的技术设备和课程支持,科技课程得以“降维输出”给更多的处于偏远地区的学生。
未来,伴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变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也将面临新的挑战。游戏防沉迷工作虽然得到进一步解决,但并不意味着全面胜利。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为未成年人提供清朗的网络空间。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